《寫在巡迴講座之後》全馬破三不困難|周青 feat. 賴孟昕 強強聯手 跨界整合


《寫在巡迴講座之後》



​10 月 19 日晚近 9 點半,「中華民國越野跑協會」在高雄「丸鐵」的新場地,

成功完成了『 UTMB CCC 野去國外,跑進世界 』巡迴講座的最後一場。
​這是協會成立後,周青、江晏慶為了推廣理念,首次聯手座談。

​主要傳達了三個重點:​
A、​提高跑者的成績表現​
B、持續推出賽事與跑班​
C、​打開台灣跑者國際觀

​此外,「讓賽事競爭氣氛可視覺化」或許是下一階段可以嘗試的方向:




《提高跑者的成績表現》
​「與國外相比,台灣跑者的成績表現......」多數人的答案可能是「相差聖遠」。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,從大數據來看,台灣越野跑者的 PI 值天花板確實不高。關鍵是,我們看到了問題,然後呢?​​
除了「科學化訓練、專業教練團隊、國際交流與比賽、政策與資金支持......」的建議之外......​有一種更好的觀察方式,仔細觀察每次站上頒獎台的選手,看看他們是否經常是同一批人?有沒有新面孔?
他們的背景和資歷是什麼?是否有田徑經歷,或是來自體育專科?他們平時的訓練模式又是如何?​​

透過這些觀察,深入了解成功者的特質,
才能真正縮小與國外跑者的差距,讓台灣的跑者在國際舞台上綻放光芒。








《持續推出賽事與跑班》
​​「提高跑者的成績表現」是周青、江晏慶多年來的一貫主張。
​​「聽其言,觀其行」,
讓我們來看看周青、江晏慶近期的工作,
確認他們是否仍在堅持當初的道路:



 周青近期的工作】
規劃明年度協會的越野跑賽事:持續為跑者提供高品質的賽事選擇。​
​與「Leader 鐵人」合辦斯巴達訓練營:開設常態性的越野跑技術班,培養新秀。​
與香港跑圈的黃浩聰深度交流:借鑑國外經驗,提升本土水平。​
周青表示,推廣輕越野與培養下一代精英跑者並不衝突,特別是有田徑底子的年輕人,將會是越野跑的潛力新星。

周青提到黃浩聰近期有兩件值得關注的事:​
​1、動員參與亞太區越野錦標賽:黃浩聰招集了 38 位香港越野精英,
參加 10 月底在韓國舉行的亞太區越野錦標賽。他根據跑手的 ITRA PI 排名,
特別聯絡青少年跑者,舉行賽前聚會,討論賽道、策略、裝備等。
​2、推動全港中學成立越野校隊:他上學年幫助 3 間中學成立校隊,
今學年增加至 12 間。他希望幫助更多中學生接觸越野跑,彌補自己當初沒有機會接受正規訓練的遺憾。






江晏慶近期的工作】

​★越野跑教練種子培訓班:在 2023、2024 年培養新的教練力量。
★「TRAIL to WORLD 跨界野行」計畫:與 UP Sports 等單位合作,招募對越野跑有興趣的大專院校生,培養各專項選手,挑戰世界越野跑賽事。

​​江晏慶表示:「適合轉項進入越野跑的專項運動員,對這項運動是陌生的,或沒有教練帶領,第一次跨領域比賽就可能受傷或挫敗,產生負面認知而放棄,真的很可惜。」「這個計畫提供教學與參賽資源,希望幫助有興趣的選手體驗越野跑,甚至有機會選上世錦賽國手,讓我們一起努力,讓世界看見台灣!」







《打開台灣跑者國際觀》
​台灣一直是國外越野跑選手訓練藍圖的一部分,

台灣跑者前往國外參賽、跑旅的也不少,
如 UTMB、Mt.Fuji 100、Skyrunning、TDG 巨人賽等。
台灣也有多項具有國際屬性的越野賽事,如 AAE、TNF、斯巴達、Xterra,
以及享譽國際的福爾摩沙越野跑等。

​台中、新竹、台北都有對標國際級賽事,固定帶團練的高手群,
而各地默默私練的「邊緣人」更多。​如果有機會把大家統合起來,
組成台灣代表隊一起出去 PK,氣勢一定很可觀。
比賽需要磨練,前幾次輸了沒關係,繼續努力,終有一天會成功。



《讓賽事競爭氣氛可視覺化》
​​越野跑起跑後,大家各自進入山林,發生了什麼只有自己和周邊的人知道。​
常去國外參賽的朋友都知道,主辦單位有 GPS 追蹤你的位置,
親友團可以方便地了解你的進度。
此外,賽事的精英選手資訊、賽道解析、賽報預測、賽後訪問等,都增加了競賽的熱度。​
下一階段,台灣若也能這樣呈現,把競爭氣氛炒熱,
無論參賽者還是觀眾,都會更熱情、更投入!


​那天講座在熄燈之後......​家住高雄的周青,當天早上還在台北斯巴達參與活動,
傍晚坐高鐵趕回高雄,講座結束後,又趕高鐵回台北,因為隔天在桃園要場勘。
​家住台中的江晏慶,當天早上在高雄開室外課,
講座結束後,開夜車趕回台中,因為隔天一早要訓練。​越野跑也是很忙的!

如果你有什麼進一步的想法、建議,歡迎提出來一起討論。
​既然你都有耐心看到這裡了,除了按讚之外,也請幫忙把這篇文章分享出去。
大家都是越野跑圈的一份子,一起努力、一起加油!
​2025 年,大家一起來放火燒野!